「村上春樹說到毒氣事件時把它形容為『一個無邪時代』的終結。二戰後那種不斷追求經濟成長,以為經濟成長可以解決所有問題,令大家覺得安定繁榮是至高價值的想法,在今次襲擊後一去不復返。每個東京居民都得逼問自己,每天營營役役花兩小時擠地鐵上班,到頭來換到的是還不完的供款,把你搾乾搾淨的工作,還居然要遇上毫無目的、意義的致命襲擊。
最教人心寒的是,發動襲擊的奧姆真理教教徒絕非無知幼稚之輩,而是學業成績上佳可成為社會棟樑的人。可是,他們慢慢看不到社會本身有甚麼目的,慢慢感到追求豐富物質後,社會實際上迷失了。於是,他們不再感到需要被社會體制接受,進而認為必需對社會的規範及體制說No,最終犯下了在地鐵放沙林毒氣的可怖罪行。
很多發達城市包括香港,跟九十年代中迷失的日本差不多,肯定有不少人對以經濟成長為本的體制失望,人心躁動下會發生甚麼事誰也預計不到。」
(「毒氣事件」指的是1995年3月20日,日本奧姆真理教教徒在東京地下鐵列車上散布沙林毒氣,造成13人死亡及約6,300人受傷。)
盧峯(香港評論家),〈寫在人心躁動時〉
http://thehousenews.com/…/%E5%AF%AB%E5%9C%A8%E4%BA%BA%E5%B…/